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财政服务 > 外债信息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财政服务 > 外债信息

外币主权债券发行“双回归” 助推高水平对外开放

2025年02月25日 来源:中国财经报

  近日,财政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主权债券框架》,明确未来将以此为基础在境外发行中国绿色主权债券,丰富国际市场高质量绿色债券品种,吸引国际资金支持国内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2024年,我国外币主权债券恢复发行。9月和11月,财政部分别在法国巴黎和沙特利雅得成功发行20亿欧元和20亿美元主权债券。

  时隔三年,我国外币主权债券发行“双回归”的主要考虑是什么?有什么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国际市场反应如何?记者就此采访了财政部金融司、相关机构有关负责人和业内专家。

  时隔三年恢复外币主权债券发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财政部共10次发行外币主权债券——2017年10月,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20亿美元主权债券;2018年10月,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30亿美元主权债券;2019年11月,在法国巴黎发行40亿欧元主权债券;2019年11月,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60亿美元主权债券;2020年10月,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60亿美元主权债券;2020年11月,采用“三地上市、两地托管”模式发行40亿欧元主权债券;2021年10月,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40亿美元主权债券;2021年11月,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40亿欧元主权债券;2024年9月,在法国巴黎发行20亿欧元主权债券;2024年11月,在沙特利雅得发行20亿美元主权债券。

  外币主权债券以国家信用背书,面向境外市场发行。相较于发挥融资作用,我国发行外币主权债券更加侧重于向国际市场传达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和信心,推动国际投资者更好地认识中国,也助力中国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

  外币主权债券发行的市场表现既与国内经济运行情况和国际金融环境息息相关,又与财政部对国际市场规则的熟悉程度和国际化运作能力密不可分。

  财政部金融司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我国外币主权债券发行的历史沿革和主要背景——自2009年起,财政部根据国家推动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总体部署,已连续16年在境外发行主权债券。2017年起,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境外主权债券国际影响力,拓展投资者基础,促进我国与国际投资者利益融合,财政部开始连续在香港、巴黎等国际金融中心发行美元、欧元等外币主权债券。

  外币主权债券发行“双回归” 助推高水平对外开放

  2022—2023年,考虑到外币融资利率持续高企,财政部暂缓发行外币主权债券。2024年,欧洲央行、美联储先后开始进入降息周期,为重新打通与国际投资者交流通路,进一步完善境外主权债券发行机制,财政部恢复外币主权债券发行。

  “在全球经济增长动力减弱、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的背景下,财政部恢复发行外币主权债券,是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决策部署的重要体现。”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赵廷辰认为。

  成功发行20亿欧元主权债券

  2024年9月,财政部在法国巴黎成功发行20亿欧元主权债券。本次发行包括3年期和7年期两个品种,其中,3年期12.5亿欧元,发行利率为2.517%;7年期7.5亿欧元,发行利率为2.738%。

  交通银行担任本次发行的联席主承销商及账簿管理人。该行有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我国欧元主权债券发行获得国际投资者踊跃认购,总申购金额162亿欧元,是发行金额的8.1倍,认购倍数创新高。投资者类型丰富,地域分布广泛。其中,亚洲、欧洲、中东、离岸美国投资者分别占比51%、36%、5%、8%,主权及超主权、银行、保险、基金资管类投资者分别占比26%、51%、4%、19%。

  全球第九大银行集团旗下的法国东方汇理银行直接参与了本次欧元主权债券发行路演、定价等工作。该行亚太和中东地区资本市场主管罗艾伦向记者介绍:“财政部在巴黎的路演吸引了超过150家全球投资者参与。路演成功举行后,本次交易在簿记建档前收到的意向订单总额就已超过目标发行规模。法国是簿记建档过程中最积极的欧洲国家之一,该国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公司等近10家投资者投入了订单。”

  谈及本次欧元主权债券受到市场热烈欢迎的原因,交通银行有关负责人分析,一方面,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政府债务风险较低。随着欧洲央行进入降息周期及我国经济实力持续提升,中欧信用利差有望进一步收窄,反映国际投资者认为我国政府信用风险持续下降。在国家财政整体稳健、中央政府债务负担相对较低、债务风险总体可控的情况下,我国欧元主权债券安全性高,加之票息相对优势,对国际投资者具有较强吸引力。另一方面,从配置视角看,欧元计价的中国主权债券较为稀缺,具备独特的投资价值。

  2024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分析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提出“加力推出增量政策”。据了解,在本次欧元主权债券发行路演过程中,财政部、相关机构等重点介绍了我国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有关决策部署,得到国际投资者普遍认可,从发行结果来看取得良好反响。

  “2024年恰逢中法建交60周年,在法国发行并上市中国主权债券,将对促进中法关系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有助于深化中法乃至中欧经贸合作和经济金融联系。”财政部金融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成功发行20亿美元主权债券

  20亿欧元主权债券成功发行后,时隔2个月,财政部在沙特首都利雅得成功发行20亿美元主权债券。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与中东地区财金交流合作,财政部选择首次在中东地区定价发行、上市美元主权债券。”财政部金融司有关负责人介绍。

  本次美元主权债券发行还实现了两个“最”——总认购金额397.3亿美元,是发行金额的19.9倍,其中5年期认购倍数达27.1倍,是近年来全球主权债券发行最高倍数;3年期、5年期美元主权债券发行利率较同期限美国国债利差分别为1个基点和3个基点,创美元债券市场最低利差纪录。

  “一般而言,低发行利差和高认购倍数难以兼得。要吸引更多投资者认购,就需要提高发行利率,这将增加相对美国国债的利差。本次发行以低利差取得高认购倍数,折射出国际市场对中国主权债务和长期经济前景的信心。” 赵辰昕说。

  中国工商银行作为本次美元主权债券联席主承销商及账簿管理人,参与了项目前期准备、路演、提供高质量订单支持等多项工作。本次美元主权债券发行受到市场热烈欢迎,工银国际副行政总裁孙健岗认为,主要有五方面原因:一是国际市场高度认可我国主权信用和经济社会发展前景;二是本次为2021年以来财政部再次恢复发行美元主权债券,市场对于相关高资质投资标的具有强烈需求;三是从国际比较看,我国政府负债率低于其他主要经济体,这意味着我国主权信用风险更加可控;四是2024年以来,在宏观政策发力显效、新动能加快成长、外需持续增长等作用下,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在全球经济整体放缓的背景下展现出我国经济的韧性,进一步增强了投资者信心;五是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已从追求“量”转变为追求“质”,“高质量”成为经济发展主旋律,这一发展战略也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

  本次美元主权债券发行有何特殊意义?财政部金融司有关负责人指出,在沙特利雅得发行美元主权债券是中沙财金合作的重要成果,有利于巩固中沙关系,深化双方财金联系。孙健岗介绍,近年来,我国和沙特阿拉伯不断加强经贸合作,其中在金融领域,2024年上海、深圳和香港交易所分别推出沙特股票ETF,沙特交易所也推出中国股票ETF。此次财政部在沙特利雅得发行美元主权债券,是我国首次在中东地区发行外币主权债券,且首次增加纳斯达克迪拜交易所作为上市地,标志着我国与中东金融市场的合作和互联互通有了新突破。沙特阿拉伯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深化与其在金融领域的合作,将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不断完善境外主权债券常态化发行机制

  综合2024年欧元和美元主权债券发行情况来看,“两次发行均受到市场热烈欢迎,投资者认购我国欧元和美元主权债券倍数均创新高,体现了国际投资者对我国经济长期发展前景的高度认可,对进一步推动我国更好融入国际市场具有重要意义。”财政部金融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银行机构方面,2024年两次外币主权债券发行,中国银行均作为联席主承销商及账簿管理人全程参与了相关工作,凭借全球化资源和专业团队协助财政部成功完成发行。在分析各自特殊意义的基础上,该行有关负责人总结道,两次发行均在合理把控融资成本基础上,向国际投资者积极展示了我国经济基本面的稳定性和长期增长潜力;均顺应历史发展浪潮,对于促进中外金融市场合作互通具有重要标志性意义;财政部自2017年恢复发行外币主权债券后,逐渐形成了常规发行节奏和完整收益率曲线。2024年通过双币种多年期主权债新发,促进我国主权债券收益率曲线进一步完善,为中资机构离岸债券融资奠定良好基础。此外,两次发行均选择香港作为上市地之一,欧元主权债券更是首次全额托管在香港金管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体现出中央政府助力香港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决心。

  历年外币主权债券发行已积累了丰富成熟的经验,展望未来,财政部将继续用好这项工具,推动国际财经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国务院决策部署,密切关注市场形势,不断完善境外主权债券常态化发行机制,进一步拓宽投资者基础,提高国际影响力,持续支持和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财政部金融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图片链接: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 图片链接:广东省财政厅网上服务窗口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 交通指引 | 版权声明 | 网址域名 | 浏览建议 | 隐私保护 | 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6 m.huafeng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广东省财政厅 技术支持: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407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407号 粤ICP备20008773号
网站标识码4400000038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9.0以上版本浏览器
联系电话:020-83170170 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网站官方微信
"广东财政"
微信公众号
Baidu
map